淺談柑橘太陽果的易發原因以及處理方法
在連續的高溫天氣下,不少果農發現果園柑橘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柑橘太陽果(日灼),很大地影響的柑橘品質以及后期產量。下面小編應果農要求,就來談談柑橘太陽果的易發原因以及處理方法。
什么是柑橘太陽果?
柑橘太陽果又稱日灼果,是因柑橘果皮連續在高溫下受烈日暴曬產生的生理性病害。一般發生在7-9月,導致異常落果及品質差,果難賣,賣價低。
葉片:一般在葉片上表現為在夏季高溫天氣的中午和下午,受到陽光直射的橘樹局部溫度急劇上升,當上升到40℃以上時,葉片的葉綠素便逐步分解,葉色變淡或發黃,雨后大量落葉。
果實:受害部初呈灰青色或黃褐色小斑點,隨后逐漸擴大,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灰褐色干疤,病部果皮生長停滯,質地變硬,粗糙,有時龜裂,使果實形狀不正。受害輕者,灼傷只有果皮,重者傷及汁胞,果汁極少且淡而無味,果皮質地變硬,囊瓣失水,囊壁木栓化,后來果實失去食用價值。
枝干:受害的柑橘枝干表皮變黃、變紅,出現龜裂現象,直到皮層組織壞死。
日灼柑橘病的發生規律有哪些
早熟溫州蜜柑、臍橙、茂谷柑、貢柑、沃柑等品種發生嚴重;
樹冠上部的果實發病高于其他部位;
秋季臺風后或長時間雨天有顯著的發病高峰;
氮多鈣少,果皮組織脆弱,易導致太陽果;
日照時間長、土壤水分不足可加劇日灼病的發生;
在高溫烈日氣候條件下,用石硫合劑防治柑桔病蟲害也可加重此病。
柑橘太陽果產生的原因有哪些
(1)營養不良
幼果期不注重營養元素如鈣、鎂、鉀、硼等的補充,導致柑橘抗曬能力下降,體內水分運輸能力減弱。
(2)噴藥不當
噴施農藥不當,比如使用濃度過高、濃度過低或使用不宜的農藥品種都會引起柑橘太陽果。
(3)淋水不及時
果農們千萬不要等到過度干旱才淋水,這樣不僅沒有效果,還會因水分急劇變化造成大量太陽果。
(4)其他原因
除了上述常見的3種原因外,柑橘的品種、栽培方式、掛果位置等同樣對太陽果的發生也有一些影響。
柑橘太陽果的預防方法有哪些
1、增強抗曬能力。由于高溫和強光是引起太陽果的主要原因(營養、缺水、根系衰弱、操作不當也會有部分影響),因此增強果樹的抗曬能力是關鍵。通常都是使用傳統的涂白方法來達到抗曬的效果,但是涂白會耗費大量的人工,人工成本高、投入時間多,不適用于大果園。
2、水肥管理。增施特種肥、水溶肥,提高樹體的整體的抗性,比如花果專家,稼施美高鉀型特種水溶肥。適量補充中微量元素水溶肥,比如噴施施爾康,美年紅冠鈣,復合糖醇鈣鎂等等,提高細胞液濃度,增強水分運輸能力。合理使用農藥、調節劑,特別注意氮肥、調節劑、乳油農藥的使用。
3、高溫天氣進行樹冠噴水。高溫天氣可采用噴水或者灌水進行降溫,但需要注意灌水的時間,在早上6點左右,不要超過8點,晚上適宜20點以后再進行更佳,以免溫度過高造成額外的損失。
柑橘太陽果是夏季易發病害,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多加注意,尤其是多使用增加柑橘抗病性抗逆性的水溶肥,這樣才能防微杜漸,將危險拒絕開來。